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事业单位笔试备考(7)
发布时间:2021-04-19 15:53:04 巴彦淖尔人事考试网 来源:内蒙古华图
【导读】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事业单位笔试备考(7)由巴彦淖尔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内蒙古华图整理发布。更多关于2021事业单位备考,2021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以及华图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请关注巴彦淖尔公务员考试网/巴彦淖尔人事考试网!
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事业单位笔试备考(7)
巴彦淖尔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事业单位笔试备考内容。有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可参考本文文章进行复习,下面为各位考生准备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事业单位笔试备考相关资讯。预祝成功上岸,在理想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推荐】
一、单选题
1. 人们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
B.机械唯物论观点
C.朴素唯物论观点
D.宿命论观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宿命论是一种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无能为力的思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宿命论观点。
A项:唯意志论是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特点是公开拒绝科学,宣扬神秘主义。把意志自由和道德现象看作不受客观规律和社会环境制约的东西,用意志自由来解释宇宙和人生的各种问题。
B项:机械唯物主义又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C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
因此,选择D选项。
2.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依据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25个,这一改革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D.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B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条件性、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D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选择C选项。
3. 小李坚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小王坚持“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下列判断和理由都正确的是:
A.小李正确,因为其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并且没有否认相对静止
B.小王正确,因为其肯定了世界的绝对运动
C.小李错误,因为其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小王错误,因为其否定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因为它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在强调绝对运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相对静止,这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错误的,因为它在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时,否定了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典型的诡辩论。因此,选择A选项。
4. 下列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是:
A.刻舟求剑
B.守株待兔
C.表水涉澭
D.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属于辩证法两大总特征之“发展”的观点。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的运动。简单而言,事物是在运动、变化的,而事物既可能是向好,向上,向前的运动、变化,也可能向下、向后、向坏的方向进行变化,而只有向好的、向前进方向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发展就是“越来越好”。“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比喻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可以体现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项: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体现的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B项: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体现出以抱着侥幸的心理、用片面的个人经验去处理问题。
C项:表水涉澭是指以呆板,固执的眼光看问题,把事情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在现实生活中就很容易遭受失败的教训。
因此,选择D选项。
5. 毛泽东在()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论十大关系》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述知识。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C项正确。
A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由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修改和补充而成,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将革命进行到底》是1949年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文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由此,“将革命进行到底”成为革命人民和军队继续斗争的行动口号。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文章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相关阅读:
以上是关于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事业单位笔试备考(7)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1事业单位备考,2021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相关信息敬请加入公务员考试群 ,及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网及巴彦淖尔人才信息网。
(编辑:sunxia)

事业单位公众号

贴心备考QQ群